我很同意她的看法,虽然我不介意搞科研会占据多少个人的休息时间,但是如果不是很喜欢科研的话,没有必要把大把宝贵的青春投入在一个你不喜欢的事情上。大量被动的投入会让人的精神萎靡不振,甚至影响身体的健康。 要不是喜欢这个专业,不会连吃饭的时间都不放过,一边吃饭一边聊专业的最新动态或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文献;要不是喜欢这个专业,不会做梦都梦到这个分子该怎么合成,那个片断该怎么嫁接到母体上;要不是喜欢这个专业,不会在遇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和失败的时候,还有信心走下去;要不是喜欢这个专业,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却不求回报。读博的那几年,生活肯定会比较平淡,清淡,但是,只要是喜欢,一切都可以不计较。
偶然看见了一份中科院毕业生通讯录,里面名单的工作单位看着很吓人,都哈佛约翰霍普金斯康奈尔,结果数来数去,基本全是博士后。少数在国内的CRO或规模较大的药厂做研发,还有一些在外企中国区做研发。我想到了我的大多数博士同学,现在他们中的多数人也在各个著名学府或者是研究所“享受”着他们的博士后生活吧。按照我的导师的想法,我也应该是他们中的一员,但是,在是否要做博士后这个问题上,我前所未有的坚持了自己的想法,第一次没有顺大溜。我觉得博士阶段的历练已经让我做好了足够的准备,没有必要再在类似的环境中多呆两年,而这不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吗?既然已经培养出了硕士生,博士生,就应该即刻为社会所用,而不是把他们继续封藏在象牙塔中。但是,既然存在,就必然有存在的道理。毕业前,系里来了一位新的tenure-track的assistant professor.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,当时他38岁。翻看他过去的经历,在很多名校做过博士后,跟的导师们也是专业的大牛,同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很多很牛的文章。光看这些背景,就知道是个牛人。和他本人聊天,觉得他的经历就是一部励志小说。唯一让人觉得有些小遗憾的就是,38岁了,才稳定下来。我猜想,他应该也是很喜欢这个专业的吧,不然,一路上的这么多挫折,两三年换个导师,换个地方,换过四五次,要是一般人,早就放弃了。他是一个正面的例子,在不同的研究组里跌打滚爬,既开阔眼界,发散思维,又积累下不少人脉,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。 所以说,无论是读博还是做博士后,都要自己好好想清楚,做适合自己的事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读博士需要什么?高智商就不要说了,还要有高的情商。这样才能保证自己高处能胜寒,或者寂寞的时候依然美丽着。但凡读到博士的人,总是一些人群中的佼佼者。要么是绝顶聪明,要么是极端有毅力,要么就是非常灵活,总之,可谓八仙过海、各显神通。
适合读博士的人常常具有如下特点:
1、上进心强。
读博士过程中,是一个“过五关,斩六将”的凶险旅程。对于上进心强的人,遇强则更强。如果你能有一颗“不把难题解决,誓不罢休”的心,那么请加入博士行列吧。
2、语言组织能力强。
记得苏步青老师说过,“没有一定语言组织能力的人,很难做好科研”。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,写不好一篇小论文,也就无法谈博士大论文了。如果一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强,至少有成为优秀博士的潜质。
3、发现新事物能力强。
有时,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做的不好,而是抓住“问题”的能力不强。有些新的重要的线索摆在面前,有些人就是“视而不见”。如果一个人发现新事物的能力较强,那么你将成为一名优秀的的博士。
最后,博士不是在科学网上夸夸其谈就能毕业的,他需要一个人脚踏实地,认认真真地钻研。
如果一个博士能够做到:坐在办公室想问题,走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问题,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在梦见这些问题,那他迟早成为一个优秀的博士。
在现在的社会中,博士生还真是些炙手可热的香饽饽,在毕业求职时大部分做得到心想事成!可这些年来,本土的一些博士生不断掉价,“洋”博士大举回归,导致求职的门槛越来越高,高不成、低不就的现象十分普遍,这可难煞了这一批批新出炉的“高级”知识青年。博士生毕业能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、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精神十分令人钦佩,但那是对于国家利益而言;能如愿以偿找到理想职业并为之奋斗而功成名就也值得祝贺,但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。
博士生需要做两件事: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,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。 博士生学习的领域就是针对一种专门的科学领域。所以,对我们的专业知识学习很高。
要通读你所涉及的这个领域的文献。一般开始时是看书,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,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。
一般在读博之前,学校会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掌握情况,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。然后,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,你需要选修研究生专业课程,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。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,评委都是优秀的博士生。
博士生要学会开创一个理论,学生必须探索,调查,思考,总结。学术界用“科研”来表示这种行为。“科研”经常暗示着要“实验”,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,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。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,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,要寻找新抽象、新算法、新规则、新机制。
要读博士我们自身要学会自我学习,自我研究,独立创新。
分析了什么人适合读博士
有兴趣,喜欢做科研以及能接受科研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人适合读博士,因为兴趣而好学是读博人的常态;有志气的人适合读博士,读博的人不能光有兴趣。还要有志气,志气才是推动完成一切的力量;内心强大、独立、自信,并且自律和具有行动能力的人适合读博,因为做科研的过程是繁琐...
以下是一些适合读博士的特质和情况: 有家庭背景支持的人:家庭背景的支持可以在经济和资源上给予博士生更多的帮助。 从事教育、教学研究工作的人:这类人群可能因为职业发展需要而选择攻读博士学位。 适合长期学习和勤奋刻苦的人:读博是一...
你好:如果不差钱,自然是去发达国家的名校去读博士呀!一定是名校呀!千万不要去哪些无名学校或者 读博,在那些差学校毕业的还不能在国内的985或211毕业的好就业的。另外顺便给你提=个=醒,博士毕业未必就有前途,不是博士毕业的未必就没有前途的,看本事、看能力、事在人...